互联网时代,概念大爆炸,一下子似乎万物皆可联网、一切皆可智能。“车联网”也是这波概念浪潮之中的产物之一,具备了许多同类型概念的典型特点:一看似乎懂了、细品好像不懂;听听似乎很形象、想想却又极抽象;每个字儿都认识、组成词儿却很模糊;明明已经很让人摸不着头脑了,却又衍生出一堆更时髦、更不直观的新名词用以解释它(比如V2X、智能汽车)。 正所谓“熟悉的陌生人”是也,一如“产业互联”、“智慧医疗”、“XX大脑”、“产业智能体”……对于抽象的概念,固然是“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不过还是要遵循“先全局后细节”的原则,不宜直接深入到技术架构、商业模式、应用场景等层面,否则只会“晕头转向”、“不知所云”,比如下面的这张“全景图”(图片来自于百度,侵删): 再比如下面这张比较“形象”的图(图片来自于百度,侵删),除了看到一堆“呼啦圈”之外,完全不知所云: 既然如此,我们不妨先溯源而上,再顺流而下,谈一谈汽车行业驶向“车联网”的路径。 一百多年前,福特在Highland Park整车厂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生产线,自此,汽车正式迈上规模化、产业化之路。随后,伴随着工业化、全球化的历史潮流,以及二战以来数十年和平发展带来的居民收入增长、消费主义盛行,汽车首先在发达国家的各个收入阶层普及开来,并逐步渗透到广大发展中国家,走到全球各地、千家万户,完成了从“小众工业品”到“大众消费品”的华丽转变。 时至今日,全球汽车的年销量已经超过9000万辆(2019年数据),接近“亿”的量级, 且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乘用车(轿车、SUV、MPV等)占据了大多数销量份额—— 要知道这是建立在十万元水平的单价基础上。为了直观理解,我们不妨与时下最热门、最普遍、最熟悉的大众消费品——智能手机来做个对比,2019年,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约14.86亿台,是汽车销量的十多倍,而其价位在千元水平,远远低于汽车的单价。 (汽车与手机,在如今的生活之中随处可见。尽管尺寸不同、价位各异,却都有一个相同的属性——大众消费品。汽车,是工业和商业高度发达的产物;手机,则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硕果) 大众消费品之所以区别于投资品,在于其单向贬值的特点。 为何?一是消费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伴随着损耗——自身的物理损耗(如硬件性能降低或损坏)、增值服务的损耗(如付费服务)、资源的损耗(如电力资源);二是消费品必然伴随着规模化生产制造、广泛分布易于触达的销售渠道,因此天然不稀缺。这两点因素,就决定了消费品自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第一刻起,就毫不犹豫的踏上了贬值之路,价值一路下滑直到生命周期尽头。 小到一瓶洗发水、一盒牙膏,大到一台电脑、一辆汽车,只要是量产的大众消费品,皆是如此,几无例外。当然,在出现恶性通货膨胀、钱比所有的商品都不稀缺的时候,可能会打破“单向贬值”这一铁律,不过这实在不是社会运行的常态,我们不做讨论。 既然是大众消费品,就得追求简单、便利。 为何?大众客户已经付了钱(况且价格不菲)、购买了一件几乎单向贬值的产品,追求的就是尽可能的便利省事;否则,就等同于花钱买罪受,不可能获得大规模的市场成功。放眼身边的大众消费品,无一例外、皆是如此。这一点是不同于投资产品的,比如:学区房固然可能是“老、破、小”,给生活带来不便,却有升值的前景、又能给孩子锁定优质的教育资源,因而不少人趋之若鹜;买有前景的股票固然是减少了个人或家庭的现金流、可能为生活的许多方面带来不便,却有上涨预期和信心,因此散户们纷纷入市、充钱买股。 正因如此,“化繁为简”正是汽车产业自诞生以来的最底层趋势 ,核心依靠的就是持续引进电子电气技术,让汽车“去机械化”、“加电气化”,这一减、一加,使得汽车的运行和维护对于消费者而言更为简单,自动挡变速、自适应巡航、主动安全监测与修正、自动泊车、座舱环境自动控制……底层则是由ECU(车载电子控制单元)和内部通信总线构成的EEA(整车电子电气架构)。 (电子电气架构EEA对于汽车驾驶体验的简化、便利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如下图,比较像“联邦制”,几大系统由不同的Tier1开发和提供,各自有完善的数据、分析、控制逻辑,然后通过车内总线和网关进行相互协同。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侵删) 电气化必然会导致信息化,信息化又一定会走 向软件化,各行各业都是如此。 原因也很简单:电气化一方面捕捉物理行为、产生模拟信号、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号,另一方面对物理行为进行干预和自动控制;数字信号即信息,广泛的数字信号构成了信息化的基石;有了数据信息,软件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和广阔的发挥空间——传统的软件技术可以实现基于固定逻辑的自动控制,新兴的软件技术(例如AI模型)则能够利用实时数据实现物理设备的智能运行(此处贩卖旧文《 AI的容易与不容易 》)。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“软件定义汽车”(Software-Defined Vehicle,SDV),是汽车发展的必然方向。原因在于,相比于硬件,软件的优势完全是不同维度的: -
灵活性。 软件之所以“软”,正在于它天然灵活而敏捷,构建它的是代码而不是零部件、输入的是数据流而不是汽油、运行在高度可靠和稳定的芯片之内而不是容易损坏的机械结构之上。这就使得软件易于构建和实施、高度敏捷迭代。对软件而言,改代码、改参数、改模块,极其高效和易于实施;反观硬件,任何的改动都会涉及到相对长周期的论证、加工、采购、实施过程。 -
兼容性。 现代软件的基因,是接口和分层;接口和分层带来的是复用和兼容;复用和兼容的终极价值,则是持续积累和进化。实际上,硬件的发展总是跳跃性的,不同代、不同型号之间的硬件不兼容是常态:新一代的发动机装不到老款车上、不同车型之间的零部件几乎要各自“另起炉灶”,这也构成了庞大、复杂、多级的硬件供应链体系。即使强如近年兴起的“模块化”风潮(例如大众MQB平台、丰田TNGA平台),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兼容的问题。依赖软件,则会通过驱动(driver)、操作系统(OS)、运行时(runtime)、库(library)等多种手段,屏蔽掉底层硬件的异构与迭代。拿出手机来看看,这么多年来,底层硬件千差万别且日新月异的同时,Android、iOS和跑在上面的App却是在稳定之中持续进化。 - 智能化。 单靠硬件,只能实现非常有限、低层次的反馈控制,且无法保障精度和鲁棒性;电气化的介入和与硬件的融合,使得工程师有能力构建庞大的、基于复杂逻辑的自动控制系统;传统的各类系统仿真与控制软件(如Matlab Simulink、LabVIEW),成为了自动控制系统规划、构建与运维的得力助手。然而,智能化时代,要求的不是“按部就班”、“自顶而下”的控制;而是能够根据复杂、多维、多变的输入数据来进行自推理和判断;这只有高度发达的软件技术(如AI模型)才能实现。
软件定义汽车(SDV)发展充分之后,汽车跟汽车、汽车跟周围环境、汽车跟数字终端、汽车跟远程服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,方可彻底屏蔽底层硬件和底层软件的异构性,车辆与万物之间才能得以互联,为真正可靠的自动驾驶铺平道路。也唯有此, 汽车作为“大众消费品”才能达到极致的简单与便利、实现彻底的工具化。 一如电脑。操作系统、软件开发平台、运行库等软件技术的持续演进,使得电脑实现了充分的“软件定义”和标准化,异构的硬件不再是相互协同的障碍;在此基础上,互联网得以飞速发展,反过来为电脑的广泛普及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和条件,使得电脑成为“即开即用”的大众消费品。 当下,汽车行业对汽车数字化、软件化、智能化不可谓不重视,舆论造势、市场宣传、产品功能等层出不穷,传统车企也好、造车“新势力”也好,纷纷标榜自己的汽车“联网”、“智能”。实际上,总结下来,汽车驶向“车联网”之路只有一条: 电子电气架构 --> 软件定义汽车 --> 通信接口与协议 --> 自动驾驶 可以说,电子电气架构是整个路径的出发点,只要没在这个层面实质性的“动刀子”、进行迭代优化,就没走在“车联网”的路径上。许多传统车企,旧瓶装新酒,把中控台搞个大屏幕、把按钮集成到大屏幕上、搞一点车载娱乐系统、加上所谓“全景摄像头”,就号称是“联网”、“智能”了,然而电子电气架构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和进化,这种是最为典型的忽悠招数。 然而,电子电气架构的迭代,是隐性的,不像外观、大屏幕、摄像头那么显性和直观。总体上而言,要想实现充分的软件定义,电子电气架构得抛弃原有的“分布式”路线,走上“集中化”模式—— 在诸侯割据的架构上试图打造具有统治力的软件体系,是不可能的,更遑论实现高层次的软件化和智能化了 。具体而言,一方面是“打通道路”,提高车内总线带宽、配以合理的网关布置,让数据充分流动起来;另一方面则是“回收权力”,把原来“各自为战”、分别开发、过于分散的ECU域打散重组,形成集中分析、集中处理的核心单元。 从这个角度来看,特斯拉无疑是少数走在正确道路上的车企。不要轻易喷它“不就是个L2自动驾驶么”、“爱吹牛能造势”、“做工差接缝宽”,须知架构的潜力往往不可限量:无论是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、还是软件定义更多功能,最终都要依靠合理的底层架构。 突然想到去年NVidia的苏州大会上,皮衣大哥黄老板炫耀的——在不提升芯片制程的情况下,NVIDIA围绕CUDA架构持续优化,将深度学习和推理性能成倍提升。 “L2自动驾驶”很可能是传统架构的终点,却仅仅是全新架构的起点,我们且走且看。 免责声明:本网站的部分内容,来源于其他网站的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|